DB21T 2426-2015 污染事故影响数值预测分析技术规程
ID: |
3F5E80E6CF1A4F07951F2B36D7E358C5 |
文件大小(MB): |
0.14 |
页数: |
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16-12-8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13.020.40,Z 01 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 21/T 2426—2015,污染事故影响数值预测分析技术规程,Impact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Technique for pollution accident based on the,numerical model,2015 - 2 - 17发布2015 - 4 - 17 实施,术监督局发 布,DB21/T 2426-2015,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本标准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昆、王年斌、宋伦、吴金浩、马志强、张玉凤、宋永刚、田金、李楠、杨爽,本标准首次发布,DB21/T 2426-2015,1,污染事故影响数值预测分析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于数值模型的污染事故影响预测分析技术规程的术语、操作程序与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管辖海域的污染事故影响预测分析,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T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GB 17378.4 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3 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3.1,水动力数值模拟,将水动力学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满足其物理特征的典型偏微分方程组来描述的数学问题,并采用合,适的离散方法对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的过程,3.2,污染事故影响预测分析,对特定海域已经发生的污染事故进行后期影响的预测、评估与分析的过程,3.3,污染物输运模型,在水动力学模拟的背景流场的基础上,建立以特征污染物浓度为主要未知量的对流扩散模型,模拟,预测污染物入海后的浓度场实时分布状况,DB21/T 2426-2015,2,3.4,参数率定,利用已有历史数据或补测的海流、潮位以及化学检测分析浓度资料与模拟值进行比较,对数值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调节确定的过程,3.5,源强,由事故引起的单位时间内污染物的排放量,4 方法与技术,针对不同海洋功能区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与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 的要求,计算受事故影响,的主要特征污染物浓度的超标范围,4.1 站位的布设原则,1) 站位布设应均匀覆盖事故影响的研究海域,所获信息应代表和反映海域的基本环境特征;,2) 尊重历史,考虑历史站位的延续性;,3) 充分考虑海域周边的陆域环境特征和压力,对受污染事故影响和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区域需加,密布设,4) 充分考虑海域本身的环境特征和问题,如水动力环境特征、地形地貌特征等;,5) 关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开发热点区、敏感区及邻近海域布设监测站位;,6) 以尽可能少的站位来获取尽可能多的环境信息,但一般不得少于6个,4.2 监测指标与方法,a) 水动力要素:海流与水深,监测方法按照GB/T 12763.2规定执行;,b) 水质要素:营养盐浓度、事故发生处特征污染物指标的浓度,检测分析方法按照GB 17378.4规,定执行,4.3 监测频率和时间,a) 水动力要素:分四个季节,分别在大、小潮期每隔1h 进行至少连续25h 的准同步观测在转流,时刻前后可每隔0.5h进行一次观测;,b) 水质要素:与水动力要素观测同步采样,4.4 数值模型,4.4.1 水动力数值方程,可采用笛卡尔坐标系下,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 0,?,?,+,?,?,+,?,?,z,w,y,v,x,u,DB21/T 2426-2015,3,2 2,2 2 du fv g q h ( u u) ( V u),dt x x x y z z,h,g g,??????,= - - + + +,??????,2 2,2 2 dv fu g q h ( v v) ( V v),dt y y x y z z,h,g g,??????,=- - - + + +,??????,2 2,2 2 dw q h ( w w) ( V w),dt z x y z z,g g,?????,= + + +,?????,在水深方向上对连续性方程(1)进行积分得自由面方程:,= 0,ú ú?,ù,ê ê?,é,?,?,+,ú ú?,ù,ê ê?,é,?,?,+,?,?ò ò,- -,h h h,h h,vdz,y,udz,t x,式中,h(x,y)为静水深;t为时间; u、v、w分别为x、y、z方向的流速;η为水位;q 为水体动压,值; f为柯氏力系数;γh、γv为水平和垂直向的紊动粘性系数,推荐采用k -e 双方程紊流模型来确定,紊流动能输运k方程:,e,s,n,s,n,s,n,+ -,?,?,?,?,+,?,?,?,?,+,?,?,?,?,= G,z,k,y z,k,x y,k,dt x,dk,k,t,k,t,k,( t ) ( ) ( ),紊流特征量输运e方程:,k,G C,k,C,dt x x y y z z,d t t t,2,1 2 ( ) ( ) ( ),e,-,e,+,?,?e,s,n,?,?,+,?,?e,s,n,?,?,+,?,?e,s,n,?,?,=,e,e e,e e e,式中,k为紊动动能;e为紊动耗散率; k s、e s分别为紊动动能k和紊动耗散率e对应的Prandtl,数; 1e C 、2e……
……